宝宝注意力培养的方法
宝宝注意力培养的方法,小孩的一切智力活动,甚至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参加才能得到发生、发展和形成。但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,不同年龄段的孩子,在保持注意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,下面分享宝宝注意力培养的方法。
父母们关注孩子智力、才艺等方面的同时,是否观察过孩子的注意力是否持久呢?注意力是其他能力发展的保证,小编提醒,父母们一定不可忽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。
现在的年轻父母们往往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以及与此相关的记忆、思维、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,它们显而易见——孩子什么时候说出一句故事书里小主人翁的台词,或者背出一首唐诗,父母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,也自然成为孩子们相互比较的标准。可是,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可知道,在这些显见的认知能力背后,还有一种起到支撑的潜在心理能力同样重要呢?这就是注意力。
注意力是将心理资源和能量指向需要进行认知加工任务的能力。我们的心理资源和能量是非常有限的,即使是成人也不太可能同时完成好几件事情,而手头要完成的任务往往又非常复杂。这就需要主体能够事先制定周密的计划,将任务分成若干步骤,然后将心理资源集中于需要解决的任务或每一具体步骤上,富于效率地循序渐进。同时,还不能受各种内外的干扰,才能最终完成手头的工作。
以阅读连环画为例,如果小朋友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翻到的这页内容上,没有全神贯注地感知画面,提取前几页与当前页有关的知识,形成连贯的线索并积极地预计下一张可能出现的内容(通俗讲就是开小差),那么,这本连环画他根本就看不下来,更不用说了解其中的主要情节和内容了。换言之,即使一个孩子感知画面中色彩、人物、风景的能力,从头脑中提取前一页内容的记忆能力,包括从当前内容推测后继可能结果的能力都正常,但没有注意力作保证的话,他照样不能完成“看连环画”这一看似简单的任务。
儿童注意力发展经历着一个渐进的过程。发育正常的婴儿在出生不久就会受环境中新异光线、声音刺激吸引而作出反应,这种本能反应具有适应的价值。在2到3岁半期间,大脑皮层前额叶迅速发育,客观上为注意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。而根据儿童此时所处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,如果提供充分的游戏活动空间,他们会形成越来越复杂的游戏目标能力(儿童必须集中注意力来达到那些目标,比如拍球),大人如果能够共同参与并提供对注意的指导(例如,提醒“宝宝,看这里,球来了!”以对抗孩子的自然分心),儿童持续注意的能力会发展得非常迅速。研究表明,帮助该阶段儿童维持注意力的家长,即通过提建议、询问、以及对儿童当前兴趣给予积极的评论,孩子在4岁时认知能力和社会性会更加成熟。语言、探索、解决问题、交往以及协作能力也都得益于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提高。提醒家长注意的是,因为注意保持时间同样经历了一个由短逐渐变长的过程,所以不能操之过急。即使到了大班(5-6岁),儿童平均注意保持时间也在15分钟左右,切不可违背儿童发展的这一特点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。
科学的建议是:
1、在孩子1岁左右,开始密切关注他们视觉、听觉和其他感觉的发展状况;
2、经常保持与孩子密切的、互动式的交往,并有意识地帮助他们维持注意力;
3、避免活动持续过长,可间隔10分钟左右让孩子适当放松,再重新投入活动之中;
4、如果孩子任何活动都不能保持注意集中,行为富于冲动且缺乏起码的自控,提示可能出现“注意力缺失多动综合征”(ADHD)的问题,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儿科问诊。
注意力是其他能力发展的保障,年轻的家长们千万不要忽略对宝宝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哦!
研究显示,宝宝年龄越小,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:2岁的儿童,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,3岁为9分钟,4岁为12分钟,5岁为14分钟。因此,我们对于宝宝,特别是3岁以前的宝宝,不能过分苛求宝宝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,妈咪应以平和的心态,科学地、慢慢地培养宝宝的注意力。
乳儿期
0-1岁的宝宝也被称为乳儿。乳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,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对这么大的宝宝不必进行专门的注意力训练。妈咪可以把注意力的锻炼放在宝宝进行的各种日常活动之中,如喂食、玩耍等。在互动交往中,让宝宝的注意力走向稳定。宝宝注意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——
1.慢动作
由于宝宝的大脑发育还不发达,他们难于区分并理解成人有意施加的各种刺激。因此,在和宝宝讲话的时候,语速一定要慢,要温柔,以免引起他们的厌倦、急躁和反感。在他们眼前晃动醒目物体时也要放慢速度,并要在他们的视线中持续一段时间。在宝宝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之前,最好不要将刺激物拿走。
2.多重复
孤立的刺激很容易被遗忘,而重复行为和奖励效应可以强化刺激的效果,增强宝宝的注意力和记忆力。因此在这个阶段,妈咪给宝宝讲优美的小故事,或放动听的音乐,可以重复几遍,让宝宝产生熟悉感后,再更换新的内容。
3.近距离
宝宝的.认知能力较弱,太远的刺激物很难产生效果。从视觉注意来说,近距离能够让宝宝的视野更多地被刺激物填充,视觉干扰会大大减少,增强注意的稳定性。因此,新生儿醒来时,家长可以拿一个醒目的东西放到他眼前20厘米处让他看。
4.选择适当的刺激物
在培养宝宝视觉、触觉和听觉时,要选择一个好的刺激物。比如视觉培养,最好选择颜色鲜艳、色块大、易于区分的刺激物,不要让其他细节吸引宝宝的注意力。父母的脸最容易得到宝宝的欢喜和注意,因此父母要多在宝宝面前“露脸”。那些能直接满足机体需要的事物,如奶瓶、小勺等,也能引起宝宝的注意,用它们来培养宝宝的注意力,既简单又方便。
5.动态,特别是互动更能吸引注意
动态的物体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,比如飞着的蝴蝶比静止的蝴蝶更容易获得宝宝的认知。但和注意关系最紧密的还是互动。注意在互动中加强,如果不存在互动,宝宝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,他们会寻求一些更特殊的事物。但是一旦存在着互动,情况就会完全不同。婴儿的兴趣会倍增,注意力也会持久。正常人具有将“自我”扩大的本能和趋势,更容易接受受自己活动影响的事物。无论哪个年龄层次,能够对自己行为产生回应的事物往往都能够处于注意的焦点,对宝宝来说也是如此。
6.讲述正确的名称
不管宝宝能不能听懂,一旦发现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刺激物上,就要告诉他们正确的名称。比如皮球,要告诉宝宝这是“皮球”或“球”,而不要说“圆圆”;汽车就要说“汽车”或“车”,不要说“嘟嘟”。这样能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影像概念。千万不要小看宝宝的潜能,在他们5个月的时候,父母如果根据他的注意指向告诉他物体的正确名称,并将他们抱近物体,比如冰箱、台灯等,每次当他们注意到这些物体时再强化相应的词语,一两个月内就能培养他们对物体的反应。这样到宝宝7个月大,父母在厨房众多家电面前说“冰箱”,宝宝就会看向冰箱,这就是有意注意的萌芽。
学步儿期
宝宝在1岁到2岁半之间,从开始学步,到能够完全自如地行走、活动并初步学会语言,整个阶段叫做学步儿期。那么这个阶段,宝宝注意力的培养有哪些有效方法呢?
1.拼图、下棋
让宝宝学会拼图,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。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。宝宝们对这类游戏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,玩起来,二三十分钟都不停止。
2.听故事前提问
让宝宝带着问题去听故事,听完后回答。对于语言发展较好的宝宝,还可以让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。
3.帮助拿各类小东西
宝宝能听懂话时,可以交给他一些小任务,让他帮助你拿一件到几件日常用品,要求在一次中完成。如:“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、一把小刀和一些纸巾。”
4.传口信
时不时让宝宝给大人传传口信,也可以培养宝宝的有意注意。如:“告诉外公,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。”刚开始可以简短一些,然后逐渐到这种长一些的语句。
5.听和看配音图书
现在市场上有录音磁带和图书画面内容相一致的配套图书,这种图书与电视的不同之处在于,宝宝对电视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画面,也就是用看来理解故事,但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损害。而这种图书却是以听磁带为主,用图片来加深理解,这种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法,对宝宝将来的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。宝宝在听、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,提高了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,同时也培养了他安静、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的好习惯。
6.尝试一些专门的训练游戏
让宝宝把你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1-2分钟,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,请宝宝猜出是什么东西被撤掉。
教宝宝跟随你说话,你完整地说一句话后,你说前面的半句,让宝宝来说后面的半句。
把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在宝宝看不见的口袋里,让宝宝闭上眼睛去摸,然后提问宝宝:“有几样东西?都是些什么?你怎么知道的?”
妈咪可以按照以上方法,在游戏与生活之中对宝宝进行有趣的互动练习。切忌不要把宝宝好动、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看成是注意力不集中。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的生活,为宝宝注意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。
文档为doc格式